
精品葡萄酒,一直都是许多收藏家竞相收藏的品项。但葡萄酒这种娇贵的东西,是很讲究窖藏条件的。如果条件不达标导致葡萄酒坏掉,收藏价值就付诸流水了。有例外吗?
如果收藏的是木桐酒庄 (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) 的葡萄酒就肯定有,因为木桐酒庄值得收藏的不只有葡萄酒,还包括酒标!
自1924年开始,木桐酒庄每年都会请一位艺术家为他们设计酒标。虽然只是一片小小的酒标,但这也足以成为葡萄酒爱好者每年都会讨论的话题了。曾经替木桐酒庄设计过酒标的画家,包括了毕卡索、达利、卡吕等世界知名的艺术家。
艺术家们的设计,往往都带有个人风格和一些故事,这篇就分享几幅酒标作品。


英文方块字书法 2018年(徐冰)
第一次在专卖店接触到这幅作品时,乍看之下,我以为是两个汉字。走近一点,又觉得像西夏文。再细心看,才发现这两个“字”,原来是用“翻译”过的英文字母组成的。

查了资料,才知道徐冰是位擅长用汉字方式书写英文单词的艺术家。看过他的其他作品后,我想即使不懂得欣赏书法,也能把它当成益智游戏。跟许多隐晦难懂的艺术画作相比,徐冰大师的画作容易明白多了。毕竟只需要拆解出当中的英文单字,就能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。

酒神祭 1973年(毕卡索)
在艺术家替木桐酒庄设计的酒标当中,以庆典和欢乐为主题的设计占了相当大部分。这幅画里,述说的是古时候“酒神祭”时,两位女神绕着酒神狄奥尼索斯狂欢的情景。
以葡萄酒的角度来说,1973年的波尔多是个平凡的年份,但因为毕卡索太伟大了,发布这款酒标时他已离世,这一年的木桐酒庄佳酿自然成为许多行内及行外人的收藏。
另外,1973年对木桐酒庄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。自1855年创立波尔多分级制度以来,经过百多年的不懈努力,木桐酒庄终于在这一年晋升为一级酒庄。

胜利与和平1945年(菲利普朱利安)
提到波尔多酒在20世纪的伟大年份,肯定少不了1945年。不过,1945年最伟大的不是葡萄酒,而是二战的结束。除了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和法国的戴高乐将军外,同盟国内最具份量的人物还得算上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。
艺术家菲利普·朱利安木桐酒庄该年的酒标上,言简意赅的设计了一个大大的“V”字,象征的就是二战胜利。为什么是“V”字?因为现代人拍照时常常比的“V”字手势就是丘吉尔发明的Victoria手势。


冲突的几何图形1978年(利奥佩尔)
老实说,我花了很长时间,依然看不出利奥佩尔的画作想表达的意义,但我想热爱艺术的菲力普男爵是看得懂的。
当利奥佩尔将作品交给菲力普男爵时,菲力普男爵对这两幅设计都很喜欢,觉得舍弃任何一幅都很可惜。最后,男爵拍板决定该年有两幅酒标。


梦幻的少女 1993年(巴尔蒂斯)
巴尔蒂斯绘制的这张酒标上有个裸体少女。根据木桐酒庄官网的说法:目光迷离的青春少女,任性而脆弱……一种既清澈又曲折的艺术魔力,将我们引向遥远的欲望与梦想。
站在艺术的角度,这幅酒标没有任何问题,但那年的酒送到美国去时,就有问题了。美国官方认为这幅裸体画有妨害风化之嫌,坚持不让这批酒入关。无奈之下,木桐酒庄只好将酒标上的裸体图拿下,再出口到美国。结果物以稀为珍,这批“没有设计”的酒标却意外受到收藏者的青睐。该年的酒价也跟着水涨船高。
慢慢欣赏的酒标
木桐酒庄毕竟是波尔多一级酒庄,即便是平凡年份,售价也是不便宜的。老年份的酒更是千金难买,要收藏各年份的酒标谈何容易?不过,好在有人将各年份的酒标做成海报,有兴趣的话一样可以上网买一份贴在墙上,闲来无事慢慢欣赏。
原文刊载于2022年2月19日马来西亚《南洋商报》副刊